您现在的位置是:案例 >>正文

,但大佬来遭遇坊巨看未e为以太鲸B寒冬何依然笑

案例23954人已围观

简介加密货币市场最近的寒流可真够呛,就连以太坊最大的机构持有者BitMine Immersion也扛不住了。这家手握62.5万枚ETH的巨鲸,现在正面临着1.9亿美元的账面亏损。说实话,这个数字看得我都肉疼。市场寒冬中的巨鲸困境上周的美国非农数据简直就像一桶冰水,直接把整个加密市场浇了个透心凉。以太坊价格一度跌到3355美元这个令人心惊的数字,虽然现在稍微回暖到3450美元,但相比本周高点已经跌去了1... ...

加密货币市场最近的寒流可真够呛,就连以太坊最大的机构持有者BitMine Immersion也扛不住了。这家手握62.5万枚ETH的巨鲸,现在正面临着1.9亿美元的账面亏损。说实话,这个数字看得我都肉疼。

市场寒冬中的巨鲸困境

上周的美国非农数据简直就像一桶冰水,直接把整个加密市场浇了个透心凉。以太坊价格一度跌到3355美元这个令人心惊的数字,虽然现在稍微回暖到3450美元,但相比本周高点已经跌去了12%。BitMine的平均买入成本是3755美元,这意味着他们现在账面上已经亏了8%。

有意思的是,BMNR的股价比以太坊跌得更惨,一周内暴跌了23%。这种双重打击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怀疑人生。

Tom Lee的"逆势"宣言

就在市场一片哀嚎的时候,BitMine董事长Tom Lee却语出惊人。他在接受Coindesk采访时放话:"以太坊的真实价值应该是15000美元!"这番话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简直像是一股清流。

Lee的观点很明确:现在的价格完全是暂时的低谷,真正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正在持续增加对以太坊的配置。不得不说,这番话确实给了不少焦虑的投资者一颗定心丸。

更让人放心的是BitMine目前的财务状况。手握4亿美元现金,外加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,这家公司的底牌确实够厚。不过我还是好奇,在市场这么低迷的情况下,他们还会不会坚持"持有5%以太坊总供应量"这个宏伟目标?

有人割肉就有人抄底

有意思的是,在市场一片恐慌之际,另一家机构SharpLink Gaming却在悄悄行动。他们昨天通过Galaxy Digital一口气买入了14933枚ETH,价值约5300万美元。

这笔交易很有意思:他们先转了1.08亿USDC给Galaxy Digital,然后分批买入ETH。最新一笔的买入价是3550美元,看来他们对当前价格相当满意。

说起来,SharpLink Gaming从6月初就开始像微策略那样囤积ETH了,现在已经累积了46.4万枚,价值16.2亿美元。他们的平均成本是3029美元,现在浮盈2.14亿美元,这笔投资目前为止相当成功。

市场分歧中的投资智慧

看着这些大机构在市场低迷时截然不同的操作,我不禁在想:到底谁才是对的?BitMine虽然目前亏损,但手握重金且高层信心十足;SharpLink则趁机低价扫货,延续着之前的成功策略。

这可能就是投资的魅力所在吧。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候,往往孕育着最大的机会。但这些机构现在的选择是对是错,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。

不过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:SharpLink最近的买入价比他们的平均成本高了17%,这是不是说明他们对以太坊的未来更加乐观了?这个信号值得我们深思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加密世界正上演冰与火之歌:美国敞开怀抱VS亚洲双城谨慎观望

    案例

    8月1日这天,香港金融圈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。当我翻开那份新鲜出炉的《稳定币条例》时,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——这哪里是监管文件,简直就是套在稳定币发行商脖子上的"金箍咒"啊!说实话,在全球金融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这么严苛的规则还真是头回见。香港新规:戴着镣铐跳舞2500万港元的实缴资本门槛,直接让中小玩家望而却步。我认识几个做区块链创业的年轻人,看到这个数字时脸上的表情简直像吞了柠檬。更狠的是10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解密百倍币密码:如何在牛市中找到下一个财富密码?

    案例

    还记得2021年那场疯狂的牛市吗?61个百倍币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,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人心跳加速。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这些百倍币其实都有迹可循。寻找百倍币的六个黄金法则首先说说发行时机,这个太重要了!我发现76%的百倍币都是在熊市期间(2018-2020年)悄悄上车的。这就好比在冬天播种,春天才能收获。我记得有个朋友在2019年熊市最低迷的时候,用5000块钱买了个不知名的小币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AI制药新突破!英矽智能推出全球首创IBD口服疗法

    案例

    最近在医药圈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:英矽智能自主研发的ISM5411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AI制药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,这标志着AI药物研发正从概念走向现实。创新的治疗机制说起炎症性肠病(IBD),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,但据统计,仅美国就有200万成人患者。我有个做医生的朋友经常感叹,现有的治疗方案只能控制症状,对肠道粘膜修复帮助有限,而且患者常要忍受反复发作的痛苦。这款ISM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